中醫談養正與排濁 --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 (下)
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博士 陳御麟
五臟之間,除了生克關係之外,還有五臟之氣的圓運動關係:腎、肝之氣升于左,上到心為最高,再隨肺從右下降,回歸到腎;脾胃之氣(中氣)是圓運動的中軸,維繫這個圓的運動【圖二】。如果把我們的身體比喻成一個車輪,脾胃就猶如輪軸,肝、心、肺、腎組成輪圈,藉彼此之氣相互牽引,形成輪輻;五者平衡,方能使車輪行駛平穩。若是其中某個環節障礙,就象車輪缺了一角,不再成圓,那麼運行時必定帶來顛簸,產生疾病。
圓運動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,《黃帝內經》中說:“非出入,則無以生、長、壯、老、已;非升降,則無以生、長、化、收、藏”,我們一切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它。圓運動中右降的力量,是人體排濁排毒的重要動力,因為右降的力量,能維持二便(大便與小便)正常;如果出現障礙,將使濁氣滯留體內,造成疾病。例如,現在的上班族,由於工作過度勞心勞力,晚睡,又缺乏運動, 導致右降的力量減弱,經常便秘或小便少,不瘦反胖,形成虛胖體質。這時,刻意的節食或大量的運動,反而加重中氣的耗損,事倍功半;唯有恢復右降的力量,才是治本方法。
養正的基石,是元氣的充旺和五臟系統的運作正常。元氣充旺,推動五臟運行如圓,就象高速旋轉的離心機,將濁邪甩出不留。因此,唯有元氣充盈,方可談及“邪不可干”的排濁排毒。
PS:(這一篇是基礎篇,致於具體養正的方法(培養元氣的方法),在後續的文章中會談及)
詳全文及更多文章請上紫丁香網站:
http://www.lilac.org.tw/Columnist/Columnist_.php?id=90